新闻资讯
news information
news information
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(记者罗鑫 郑冬睿 侠克)在北京藏医院二层的藏药浴科,敷上藏药膏、在理疗灯照射下,84岁的金老太接受了一个小时的外治治疗。
“年纪大了,双腿关节总是疼痛,以前吃药敷药治疗效果都不明显。接受这项藏医传统治疗后,生活质量明显改善。现在,我每隔一天来做一次外治治疗。”金老太说。
作为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藏医药学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特点,在预防疫病、康复和保健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起源于青藏高原、距今已有3800多年历史的藏医药学具有独特的形成环境和特产药材,在应对各种疫病的实践中得到传承与创新,形成了完整的民族医药学体系。
北京藏医院院长仲格嘉介绍,藏医药学拥有悠久的历史,相关藏医文献记载,3000多年前,藏医就有对传染病病人在空旷地方隔离起来的描述,并且藏医药学有“治未病”的理念。
“今年新冠**疫情突如其来,面对这种新的病毒,在没有研制出针对病毒的药之前,预防是大的防治。就像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不聚集等措施一样,藏医院研制出一种九味防瘟散香囊,通过人们佩戴在身上来进行预防疫病。”仲格嘉说。
据介绍,这种九味防瘟散香囊配方来源于古老的藏医学经典著作《四部医典》。该著作原作者为8世纪的藏医医圣宇妥·元丹贡布,《四部医典》由他兼容并蓄各地医学精华创造而成。
“九味防瘟散香囊药袋里装着九种藏药研磨而成的粉末。它并不针对某种病毒,只是通过药的芳香弥散在空气中,抵御病毒‘靠近’。”仲格嘉说。
疫情之初,北京藏医院紧急调集各类药材,在20天时间里赶制了上万份九味防瘟散香囊,分发给北京市内医院、机场、公交、地铁等疫情防控一线人员,并委托国家卫健委送达武汉前线2000份。随后又加班加点赶制数万份药包,陆续支援俄罗斯、意大利、巴基斯坦等沿线国家,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。
“选材、研磨、炮制……在机器的辅助下,工作人员将研磨出来的药末迅速投入包装,这样才能充分保障药物活性。古老藏医药在与现代工艺的结合中得到传承与发展。”北京藏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冯欣说。
清华大学学生研究协会与北京藏医院合作,在中外社交媒体上呼吁全球合作。该会会长余霄介绍,在多方支持下,先后共计捐赠了24万个医用口罩,1000个N95口罩,5000双医用手套,200个核酸检测盒,200瓶消毒液,先后收到意大利、俄罗斯、巴基斯坦、尼泊尔等国地方政府、学校、医院的感谢信。
北京藏医院还举办抗疫分享会,与国家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士分享藏医药防治疫病的理论实践经验。今年10月,由北京藏医院承办的第十一届**藏医药研修班在线上开班。授课现场设在西藏拉萨,来自北京、西藏和涉藏重要省份的260余名学员在线参加培训学习。
北京藏医院副研究员刘英华说,近年来医院在推动藏医药的**交流与传播方面做了不少工作。藏医药是中华民族医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,未来在加强科学论证、中西医结合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,相信藏医药在传承与创新中**能够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。
【免责声明: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一时间删除内容!】
来源:今日头条
链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6894180820072792589/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